您现在的位置: 福建招生考试网 > 高考 > 全国高考 > 北京高考 > 文章正文
 
2007北京高考考试说明(历史)的几点变化
2007-3-27 12:03:00 来源:来源:新干线 【字体:小 大】

  ●北京新干线学校高考(高考新闻,高考说吧)专家组 张桂芬

  解读大纲

  《福建招生考试网纲》對控制高考命題、引領考試方向、體現教育功能等方面起到主導作用。学习与领会《福建招生考试网纲》是下一阶段备考师生必须重视的一个环节。
总体看今年的《福建招生考试网纲》和去年相比没有太大变化,无论是能力要求还是考点设计,形式与试卷结构整体保持稳定。对考点的阐释,语言更简洁,脉络也更清晰、更线条化。只是做了一些微调。

  调整变化可以分为3种情况:

  一是删除13个点:

  中国古代史中有五处;中国近代史中有六处;世界史有两处。

  二是改动的部分:

  原“各省响应”武昌起义和湖北军政府的建立。个别字更严整、规范。

  三是增加的内容:

  中国近现代史教材的上册,国共对峙的第二节,增加了 “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建立”内容

  备考建议

  1.重视学习与领会《福建招生考试网纲》

  2.重视基础知识,扎实过好理论知识关:高考是考能力的選拔性考試,能力建立在基礎之上,因此需全面、系統進行復習。將知識提綱化,逐章逐節地將課文整理成條理化、層次化的提綱。要重视课本的落实,既包括对宏观知识构架的把握,又包括极其细微的“小知识点”。由于现在书上把对历史事件的结论进行了语言简化和总结,导致考生只是宏观把握事件而缺乏对细节的理解。那些把考生考倒的题目往往是考生最熟悉的历史事件。例如“罗斯福新政”的例子强调“细节的力量”:对“罗斯福新政”,考生们都很熟悉了,书上对它的评价是“全面加强了对经济的干预”,但是当问到“什么是干预”时,考生们就没办法回答了。搞好学科内综合。学会专题知识整合,纵横比较中外历史,把知识点串在一起,从而做到思路放开、答题全面,有效掌握所学知识。加强文科综合意识。备考注意渗透政治、地理知识,为综合考试打下基础。

  重視時代轉折處:一個時代與另一個時代的交接處或轉折時的史實都應是重點與難點,因為轉折時期充滿動蕩和變數,而動蕩的原因多種多樣。

  古今中外的歷史,同一時代、同一類別的東西是可比的,比較可以獲取新認識,比較也有利於區別一些容易模糊的問題,可以設計一些項目式的表格作填空式比較,對知識進行一次盤存。

  要形成历史的思想,并在宏观历史命题和历史规律指导下进行知识的梳理和构架。例如,对世界一体化的认识,会发现国际间在处理矛盾冲突上采取的措施越来越理性:不要打,要坐下谈,而且要两家谈,还要在国际和平的大环境下确立“法”的存在,那么就上升到了“国际法的形成与作用”的高度,这就是历史的思想。

  3.复习以教材为主,把握教材与热点之间的联系:

  在历史的考试中有一个基本原则:重视考一些“渐变式”的史实,而不是那些“突变式”的史实,因为这些突变式的史实对人类的发展更有借鉴意义。“文明史”应该是广义的文明史,包括政治文明、物质文明、精神文明等全方面的文明。例如,近几年考的美国的“选举制度”不是为了考美国而考美国,而是在考人类社会共同的趋向和发展趋势

  要重视时代精神,多方面接触各路信息,进行分析和取舍。階段性復習中,試探性地接觸和思考一些高難度的問題也有必要,將各路信息當一種思維來訓練。在近几年的高考中,和谐社会、三农问题、科技创新、台湾问题等都是长效热点。而据近年来的考试经验,欧洲的发展和一体化、中共党史、革命精神等可能是今年的热点。前几年高考总是考英国,随后是考美国,而由于中国与日本的关系,今年可能仍不会考到日本历史,所以今年很有可能会考到与欧洲有关的知识点。同时,一些关于革命精神,包括井冈山精神、延安精神、抗战精神、新中国成立后的改革精神等都要格外关注。每年考生都去关心热点、关注时政,而平时学校的训练也是为考热点而考热点。但高考命题人考察热点的方式却让我们感觉“在意料之中,又在意料之外”,不会为了迎合哪个热点而直接去考它。所以,广大考生在备考的时候,要跳出热点的框架,把与之相联系的问题都复习到位。

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 
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,本网所提供的相关信息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.
②本网转载的文/图等稿件出于非商业性目的,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,请在两周内来电联系.
  资料库
·自主招生高校名单截止2007年共59所
·2007年具有成人高等学历招生资格的成人高
·普通本科高校、高等职业学校国家励志奖学
·普通本科高校、高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申
·普通本科高校、高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管
·普通本科高校、高等职业学校国家奖学金管
·高等学校学生勤工助学管理办法
·中国校友会网2007中国最受媒体关注独立学
·2007中国独立学院学费排行榜
·中国校友会网2007年中国独立学院排行榜10
·中国校友会网2007中国最受媒体关注民办大
·中国校友会网2007中国最受媒体关注民办大
·中国校友会网2007中国民办大学学费排行榜
·中国校友会网2007年中国民办大学排行榜10
·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师范生免费教育实施办
·截止2007年5月8日具有招生资格的专科/高职
·2007年中国大学排行榜物资资源排行
·2007年中国大学排行榜教师资源排行
·2007年中国大学排行榜学生情况排行
·2007年中国大学排行榜学术成果排行
·2007年中国大学排行榜学术资源排行
·2007年中国大学排行榜声誉排行
·2007年中国大学排行榜综合指标排行
·具有教授或者副教授评审权的高等学校名单
·教育部关于公布2007年普通高等教育高职高
·留学中介服务机构名单(截至2007年3月15日
·厦门市被批准正式成立的民办高校名单
·中央教育部直属6所师范院校名单
·民办高等学校办学管理若干规定
·部分外国语专业单独招生试点高校名单
·香港最佳大学排名公布 港大等位列三甲
·开设港、澳、台、侨学生高考补习班学校名
·开设港、澳、台、华侨学生预科班学校名单
·部分招收华侨、港澳地区及台湾省学生学校
·全球MBA百强榜出炉
·2003-2007年贵州省大学前3名排行
·2003-2007年云南省大学前4名排行
·2003-2007年新疆区大学前3名排行
·2003-2007年甘肃省大学前3名排行
·2003-2007年广西自治区大学前4名排行
·2003-2007年福建省大学前4名排行
·2003-2007年江西省大学前5名排行
·2003-2007年四川省大学前8名排行
·2003-2007年浙江省大学前7名排行
·2003-2007年山东省大学前12名排行
·2003-2007年辽宁省大学前12名排行
·2003-2007年吉林省大学前8名排行
·2003-2007年陕西省大学前10名排行
·2003-2007年江苏省大学前13名排行
·教育部批准设立的外籍人员子女学校名单
·2003-2007年湖南省大学前6名排行
·2003-2007年湖北省大学前10名排行
·2003-2007年黑龙江省大学前8名排行
·2003-2007年河南省大学前8名排行
·2003-2007年河北省大学前8名排行
·2003-2007年广东省大学前10名排行
·2003-2007年山西省大学前5名排行
·2003-2007年安徽省大学前8名排行
·2003-2007年山西省大学前5名排行
·2003-2007年上海市大学前10名排行
·2003-2007年北京市大学前20名排行
·福建省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名单
·具有推荐保送生资格的外国语中学名单
·2007中国大学排行榜新鲜出炉清华大学连续
·2007中国35所研究型大学综合实力一览表
·2007中国一流大学名单隆重揭幕
·2007中国大学自然科学A等学校
·2007中国大学自然科学A等学校
·2007中国大学医学A等学校
·2007中国大学文学A等学校
·2007中国大学社会科学A等学校
·2007中国大学农学A等学校
·2007中国大学历史学A等学校
·2007中国大学理学A等学校
·2007中国大学经济学A等学校
·2007中国大学教育学A等学校
·2007中国大学管理学A等学校
·2007中国大学工学A等学校
·2007中国大学法学A等学校
·2007中国大学哲学本科A++级专业学校名单